栏目分类
最近,香港《南华早报》报道,中国的研究团队在一项实验中,竟然在没有使用任何核材料的情况下,引发了激烈的化学连锁反应。通过爆炸产生的强大冲击力,刺激氢化镁产生了“链式反应”,释放出的能量形成了一个超过1000℃的巨大火球,持续时间超过2秒,这个威力相当于TNT爆炸的15倍。
《南华早报》把这次实验称为“非核氢弹”,可见其引发的关注程度。由于核弹和氢弹这些词汇特别敏感,加上俄罗斯卫星社等多家媒体也跟风报道,这新闻瞬间就炸开了锅。甚至有网友把这一实验称作“改变游戏规则”,这是真的吗?
从爆炸材料、作用原理和威力这三方面来看,《南华早报》提到的“非核氢弹”其实与传统氢弹没啥关系,也不属于任何核武器。这次测试的“非核氢弹”主要由氢化镁这一材料构成,而氢弹的核心材料多是氢的同位素,比如氚和氘。至于作用机理,“非核氢弹”是通过爆炸和燃料来释放能量的,而氢弹则是通过核裂变来启动(可以把原子弹看作是氢弹的启动“扳机”),之后再引发核聚变,瞬间释放出巨量能量。
《南华早报》提到的“非核氢弹”实际上是一种化学反应,而氢弹则是经典的物理核聚变反应。炸药的威力上,氢弹一般能达到数十万吨甚至是上千万吨级别的TNT当量,跟它相比,“非核氢弹”的爆炸威力跟普通炸药差不多。
所以呢,《南华早报》里提到的“非核氢弹”其实和核材料以及氢弹完全没有关系。这篇论文的题目是《爆炸强冲击对镁基固态储氢材料的能量激活反应试验研究》,说白了,它就是一种强化燃料空气炸弹,我们常听到的温压炸弹。
氢化镁是一种单金属氧化物,算是化学吸附类的固态储氢材料。经过炸药引发分解后,它会释放出小分子气体和持续的燃烧爆炸反应,能放出大量的能量。这种特性大大提高了系统的燃烧效率和反应的全面性,反应活性和燃烧热值也挺强的。因此,它可以作为高能的燃料添加剂,帮助改善炸药的能量输出结构,解决一系列技术问题。
所说的“一系列技术难题”,其实是指随着作战需求不断升高,高能炸药遇到了能量输出不足、释能结构过于单一以及长时间储存性能差这几个瓶颈。把氢化镁加入温压炸弹中,能够显著增强其杀伤力,从而在打击目标时能够实现大范围的覆盖。
根据上述情况,前面提到的“非核氢弹”,如果叫氢化镁型氢能炸药,听起来更贴切。而且,《南华早报》里提到,氢化镁还能作为潜艇和长时间飞行的无人机燃料。按现在的技术水平,把它跟火箭发动机的固体推进剂结合使用,显得更加可行,主要受益的将是运载火箭和弹道导弹。
研究人员在这次实验中用了2千克的氢化镁,结果发现它在同样重量下的高温火球持续时间明显比TNT长。经过常规炸药的激活,氢化镁释放出氢气并猛烈燃烧,形成超1000℃、持续2秒的火球。整个实验过程和普通温压弹的爆炸过程差不多,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燃爆时间比TNT长了15倍,但爆炸速率却显著降低,实际超压仅是TNT的40%左右。而且,氢化镁的1000℃爆燃温度还不及现役温压弹用的环氧乙烷和铝粉材料。
《南华早报》发了相关报道后,很多网友和媒体纷纷点赞,称其为“游戏规则的改变者”。他们把这种氢化镁型的氢能炸药称作“新型氢弹”。不少人觉得,这种炸药可能会在军事行动、边境防御等场合派上用场,能在不引发核危机的情况下,对潜在威胁势力形成强有力的震慑,进一步提升我们的国防能力。
客观来看,以上说法有待深思,这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。一是氢化镁这类固体储氢材料的化学稳定性不高,若要广泛应用于炸药,安全性必须进一步研究。二是氢化镁在防水和抗氧化性能上表现不佳,这些问题亟需改进。此外,维持氢化镁的成本也相对较高,使用寿命短的问题也是一大缺陷。
这所谓的以氢化镁为基础的“非核氢弹”,完全就是炒作,根本算不上什么划时代的革命性武器。实际上,它不过是一种高级燃料空气炸弹,或者说温压炸弹而已。现今的温压炸弹通常使用环氧乙烷和铝粉,工作原理和这种氢化镁“非核氢弹”简直一模一样。根本就跟核武器和氢弹扯不上关系,原本只是个普通的储氢物质释放能量的实验,结果被一些媒体和网上的朋友们弄得天花乱坠,硬是说成了核弹级的超级武器。
- 2025/10/119月30日锰硅期货收盘下跌0.76%,报5758元
- 2025/08/19看似很爽,实则让孩子大脑「腐烂」的行为,很多娃每天都在做_视频_酷海_问题
- 2025/07/06轮胎标签rfid公司_管理_技术_应用
- 2025/06/27以设计引擎驱动大湾区产业升级!艾特奖广州赛区在天河启动
- 2025/06/256月9日道通转债上涨1.16%,转股溢价率7.1%

